WTO规则在我国适用问题之探析/郎元鹏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1:21:16   浏览:807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WTO规则在我国适用问题之探析

郎 元 鹏


内容摘要
WTO规则作为一部庞大的"法典",是由多边、诸边和双边条约所组成的;中国作为WTO的一员,这些条约与我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这些条约在国内如何适用等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在近一年来,有关WTO规则与中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WTO规则在国内适用等方面的讨论非常激烈,在讨论的同时产生了一些争议。
本文从我国国内法和国际法律制度两个角度,就WTO规则与中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WTO规则在国内适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和分析,笔者认为,讨论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首先要分析WTO本身的性质和WTO规则的特点,也要考虑条约在我国适用的真正含义,而不能够将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简单地等同于法院依照WTO规则处理具体的国际贸易纠纷案件,从而简单地否定了WTO规则在国内的可适用性。
对于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应当从广义上进行解释,其本质就是我国履行WTO相关条约下的义务和责任;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包括政府部门的适用、司法部门(法院)的适用和其他部门和机构的适用等多个层次,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层次区别对待和分析。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WTO) WTO规则 条约在我国的适用 司法部门(法院)的适用






目 录


引 言 4
一、WTO规则及其特征 4
二、条约在国内适用的国际法理论 5
三、条约在国内适用的国际实践 6
四、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7
我国关于条约适用的规定 7
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8
结 论 10
主要参考资料 10







引 言

2001年11月,我国经过漫长的谈判,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加入WTO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权利和优惠,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作为WTO的成员国之一要履行WTO众多条约下的国际义务,需要通过履行条约的义务而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我国加入WTO以后,我们既要严格履行WTO框架下的义务,又要善于利用WTO规则来保护自己。
WTO规则作为一部庞大的"法典",是由多边、诸边和双边条约所组成的,中国作为WTO的一员,这些条约与我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这些条约在国内如何适用等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和解决。在最近一年来,有关WTO规则与中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WTO规则在国内适用等方面的讨论非常激烈,在讨论的同时产生了一些争议。
为此,本文在分析WTO规则本身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从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律制度两个角度,就WTO规则与中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WTO规则在国内适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 WTO规则及其特征

在讨论WTO规则与中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WTO规则在我国适用等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对WTO规则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WTO法律文件共包括29个协议、协定,还有20多个部长宣言、决定,其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内容相当广泛。这50多个法律文件确立了WTO一套规则,其目的在于通过确定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活动规范和行业准则,并且通过建立一套机制(主要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监督各成员有关贸易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力求为世界提供一个开放、公平、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
总体来看,WTO规则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WTO规则作为国际条约的一部分,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原则,就成员国而言,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为了保证WTO规则的实施,确保WTO规则能够有效地调整成员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迅速、有效地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WTO规则确立了WTO框架下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这些机制具有准"司法"机制的特点,其目的在于确保WTO规则在成员国范围的有效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利用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利用规划》的通知
  
镇政办发〔2010〕155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

  《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利用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六日

  

  第一章 总 则

  

一、编制背景与目的
  苏南运河镇江段全长42.74公里,扼苏南运河北上之咽喉,是沟通长江南北两段苏南运河最便捷、最安全的国家水运主通道,也是沟通太湖水系与长江直达水运的大动脉,其地理位置优越,水运发达,有着良好的港口发展条件。

  随着1997年苏南运河镇江段整治工程及2001年谏壁二线船闸工程的相继竣工,大大提高了苏南运河通过能力,有力推动了运河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沿河经济带的形成和崛起,也为南运河镇江段沿线港口码头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苏南运河镇江段已建有码头38座,码头岸线长度3167米。

  由于长期以来苏南运河镇江段港口建设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管理,导致沿线建设的港口码头数量较多、占用岸线较长,但码头规模小、泊位吨级低,且装卸工艺、货场、道路不相配套,港口通过能力低下,岸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随着运河腹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及我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苏南运河镇江段沿线港口码头的建设需求日益旺盛,有许多码头正在兴建或将要兴建。因此,加强苏南运河镇江段港口岸线规划管理,提高港口现代化水平,使港口建设纳入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轨道是十分紧迫的。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已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部批准实施,规划2010年前,基本建成以苏南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苏南运河“四改三”项目已经全面启动,2008年苏南运河镇江段率先完成了5.5公里整治工程,未来几年将加快运河整治的步伐。加强苏南运河镇江段港口岸线规划管理,使其与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相协调,充分发挥水运资源综合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已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依法加强苏南运河镇江段港口管理和港口岸线规划控制势在必行。鉴于苏南运河镇江段“四改三”升级改造项目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因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港口法》,确保苏南运河镇江段沿线港口码头建设规范有序,启动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对大运河两岸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利用大运河两岸岸线资源,镇江市发改委和交通局联合组织编制了《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利用规划》,作为苏南运河镇江段港口岸线规划控制的依据。

二、规划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2.《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要点)》;

  3.《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

  4.《镇江市内河航道网规划》;

  5.《镇江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

  6.《苏南运河镇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7.有关行政法规及技术规范。

三、规划原则
  岸线资源是宝贵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使有限的岸线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使港口布局规划与城市发展、产业布局规划、航道网规划和物流规划等相统一,应在对内河航道岸线作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港口功能和未来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统筹规划。

  岸线利用规划的主要原则如下:统筹规划、远近结合,逐步开发,留有余地;综合开发利用岸线资源,满足各部门、各行业对岸线资源的需要;科学利用、集约开发岸线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利用,注重环保。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规划范围包括苏南运河镇江段全部自然岸线,岸线总长85.48公里。

  规划期限:以2008年为基期,近期为2009年—2015年,远期为2015年—2020年。


第二章 岸线利用现状
  

一、岸线利用现状
  苏南运河镇江段两岸岸线合计85.48千米,其中专业港口、工企业、生活旅游等可利用(含已利用)岸线76.0千米,桥梁、船闸、河流交汇口等不可利用岸线9.48千米。

  目前已使用的港口岸线主要属于工业岸线和旅游岸线,已利用岸线总长3167米,其中:右岸1426米,左岸1741米;工业岸线占用2977米,为已利用岸线总长度的94%,旅游岸线占用190米,为已利用岸线总长度的6%。

  全线建有码头38座,泊位78个。其中:岸线长度大于100米的有14座,岸线总长1816米,50-100米的15座,岸线总长1009米,小于50米的有10座,岸线总长342米;达到三级航道通航标准的有20座(以现有航道走向而非“四改三”设计走向,码头前沿距航道中心线最小距离不小于70米),没有达到三级通航标准的共计18座。

  详见表1—1、1—2: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港口码头利用现状。

  

  

  

  

  

  

  

  

  

  

  

  

  

  

  

  

  

                      

  

  

  

  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港口码头利用现状表

  表1-1

  序号
  码头名称
  航道里程讫址点
  岸别
  建设时间

  (年)
  技 术 参 数
  建设或管理单位

  岸线长
  中心距
  吊机数
  吨位

  1
  镇江伊斯特新型建材
  4K+600—4K+810
  右
  2006
  180米
  70米
  3台
  2*5T+8T
  镇江伊斯特新型建材

  2
  镇江市航道处旅游码头
  5K+150—5K+190
  右
  2002 
  100米 
  38米 
   
   
  镇江市航道管理处

  3
  镇江晟新装卸运输公司码头
  5K+270—5K+370
  右
  2006
  100米
  80米
  2台
  5T
  镇江晟新装卸运输公司

  4
  镇江鑫运码头
  5K+370—5K+470
  右
  2006
  100米
  80米
  2台
  5T
   

  5
  镇江百瑞吉码头
  5K+590—5K+690
  右
  2006
  100米
  80米
  2台
   
   

  6
  辛丰中天建材厂码头
  6K+030—6K+075
  左
  2003
  45米
  70米
  1台
  5T
  辛丰中天建材厂

  7
  辛丰村码头
  7K+680—7K+780
  左
  2004
  100米
  70米
  3台
   
  辛丰村委会

  8
  镇江亨威公司码头
  7K+760—7K+880
  右
  2005
  120米
  70米
  3台
  5T
  镇江亨威公司

  9
  辛丰辛大建材厂码头
  9K—430
  左
  1997
  30米
  50米
  1台
   
  辛丰村委会

  10
  辛丰夏家建材厂
  9K+450—9K+540
  右
  1995
  90米
  95米
  3台
  5T
  辛桥村委会

  11
  辛丰镇砖瓦厂
  10K+080—10K+120
  右
  1995
  40米
  40米
  1台
  3T
  辛丰镇政府

  12
  辛丰律润建材码头
  10K+065—10K+150
  左
  2005
  85米
  80米
  2台
   
   

  13
  黄墟沪江联营建材厂
  10K+700—10K+770
  左
  1995
  70米
  40米
  1台
  3T
  黄墟镇政府

  14
  黄墟小新建材厂码头
  11K+080—11K+150
  左
  1995
  70米
  40米
  2台
  5T
  黄墟小新建材厂

  15
  辛丰四联建材厂
  11K+975—11K+987
  右
  2004
  12米
  98米 
  2台
  5T
   

  16
  黄墟友和建材厂
  11K+270—11K+370
  左
  2006
  100米
  70米
  2台
   
   

  17
  黄墟砖瓦厂
  11K+670+11K+720
  左
  1995
  50米
  40米
  1台
  3T
   

  18
  闽丰建材厂
  12K+335—12K+380
  右
  2003 
  45米
  70米
  2台
  5T
   


  

  

  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港口码头利用现状表

  表1-2

  序号
  码头名称
  航道里程讫址点
  岸别
  建设时间

  (年)
  技 术 参 数
  建设或管理单位

  岸线长
  中心距
  吊机数
  吨位

  19
  辛丰湖马建材厂
  12K+760—12K+820
  右
  2003
  60米
  70米
  2台
  5T
   

  20
  大泊空心砖厂
  13K+100—13K+220
  左
  1995
  120米
  45米
  2台
  5T
   

  21
  晓星码头
  13K+780—13K+880
  左
  1993
  100米
  54米
  3台
  5T
  丹阳市晓星建材厂

  22
  现代码头
  13K+650—13K+700
  右
  2003
  50米
  70米
  2台
  5T
  丹徒现代新型建材厂

  23
  练湖砖瓦厂码头
  14K+400—14K+440
  右
  1993
  40米
  54米
  2台
  5T
  练湖农场

  24
  双马码头
  16K+960—16K+990
  左
  1993
  30米
  52米
  2台
  5T
  丹阳双马新型建材厂

  25
  龙江钢铁码头
  18K+840—18K+890
  左
  1993
  50米
  54米
  2台
  5T
  丹阳龙江钢铁有限公司

  26
  金港码头
  19K+250—19K+310
  左
  1993
  60米
  54米
  2台
  5T
  丹阳金港特钢有限公司

  27
  练湖建材厂码头
  19K+360—19K+426
  右
  1993
  66米
  54米
  2台
  5T
  练湖农场

  28
  龙源热电厂码头
  19K+400—19K+475
  左
  1993
  75米
  70米
  2台
  5T
  丹阳市龙源热电厂

  29
  丹阳新港码头
  20K+000—20K+420
  左
  1993
  420米
  70米
  10台
  5T
  江苏克诺双凤木业

  30
  航道码头
  22K+500—22K+540
  左
  1989
  40米
  35米
   
   
  丹阳市航道管理处

  31
  旅游码头
  22K+878—22K+968
  右
  1993
  90米
  35米
   
   
  丹阳市交通局

  32
  嘉诚码头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贵阳市土地管理办法》的决定

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常委会


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贵阳市土地管理办法》的决定
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9年6月23日贵阳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99年9月25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贵阳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贵阳市土地管理办法》的议案”和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的初审报告。经审议,决定废止《贵阳市土地管理办法》。



1999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