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小学生处分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1:45:24   浏览:946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岛市中小学生处分暂行规定

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


青岛市中小学生处分暂行规定

青教字〔2002〕51号


  第一条 为严格学校管理,教育学生自觉履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规范学生处分程序,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及学籍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青岛市及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所辖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机构)。
  第三条 处分学生应当遵循依法、公正、教育从先、保护学生合法权益、非歧视、严格控制受处分人数的原则。
  第四条 处分的种类:
  对小学生的处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
  对初中学生的处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
  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处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对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生的处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增设其他处分种类。
  第五条 学生在校期间(含实习、社会实践期间)犯有错误,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有下列不良行为之一的,可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超过30课时(含30课时)以上,寄宿制学校学生夜不归宿,行为不轨的;
  (二)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
  (三)在校内外不听劝告屡次吸烟、酗酒的;
  (四)故意损坏公物或他人物品,造成较大损失的;
  (五)打架斗殴,恶意辱骂他人的;
  (六)有偷窃行为,或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
  (七)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或在校学习期间逃课进入网吧,屡教不改的。
  第六条 有下列不良行为之一的学生,可给予记过、记大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一)同时有本规定第五条其中两项以上不良行为,经教育仍坚持错误不改的;
  (二)无正当理由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超过60课时(含60课时)以上,寄宿制学校学生多次夜不归宿,行为不轨的;
  (三)不服从教师正当管理,有辱骂教师行为,情节严重的;
  (四)不听劝告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校园,对他人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
  (五)纠集校外人员扰乱学校秩序,滋事打架,或毁坏、偷窃公物或他人财物的;
  (六)参与团伙或聚众斗殴,情节严重的;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读物,屡教不改的;
  (八)多次拦截他人强行索要财物,或有抢劫、敲诈行为的;
  (九)男女同学之间发生不正当交往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七条 有下列严重不良行为之一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一)受留校察看处分期间,仍坚持错误继续有违纪行为的;
  (二)无正当理由连续旷课一个月,或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超过108课时(含108课时)以上的;
  (三)不服从教师正当管理,殴打或唆使他人殴打学校教职工的;
  (四)打架斗殴、行凶、赌博、吸毒等屡教不改,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传播淫秽读物或者音像制品,进行淫乱或色情、卖淫活动的;
  (六)破坏公共设施,偷窃国家、集体或个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的;
  (七)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八条 对犯有本规定第七条情形之一的学生,在给予处分后,可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送有关部门进行矫治或管教。
  第九条 对不满10周岁的小学生,免予处分。
  对不满14周岁的学生,一般不给予记大过及以上处分。
  对不满18周岁的学生,一般不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对于被刑事强制执行的非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不得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对于依法免于刑事处罚、被监禁、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复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学生,在复学、升学、就学等方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十条 留校察看及以下处分时限一般为一年。学生在受处分期间坚持错误不改,继续出现违纪现象,构成新的处分的,可累加处分。
  第十一条 除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外,受处分的学生有明显进步的,应撤消其处分。
  第十二条 严格处分程序。对学生处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处分决定前,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教导处、政教处)告知当事学生;
  (二)应当事学生的要求召开听证会;
  (三)校务会议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四)需要备案的,按规定报备;
  (五)通知被处分学生。
  第十三条 建立处分听证制度。学生在告知被处分后,3日内可向校长提出听证要求。学校应当在7日内召开听证会,参加听证的人员应当包括当事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学校负责人及其知情的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必要时可邀请社区知情人员参加。
  当事学生有陈述权、申辩权。学校对其陈述和申辩有责任进行复查,不得因其陈述和申辩而加重处分。
  第十四条 学校校务会议讨论学生处分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全面分析学生过错的主客观原因,用表决方式通过处分决定。
  表决处分决定出现较大争议时,校长应向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进行调查了解,并做出裁决。
  第十五条 普通高中学校给予学生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中等职业学校给予学生勒令退学及以上处分,必须事先向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具体由相关管理机构受理。
  相关管理机构自受理备案之日起5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学校接到答复后,方可通知学生本人。
  第十六条 学校应在处分决定通过之日起3日内通知被处分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
  学校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状况决定是否发布处分通告。
  第十七条 建立处分申诉制度。学生对学校做出的处分不服,允许保留意见,可在接到处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其主管教育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具体由法制工作机构受理。
  第十八条 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本人档案。撤消处分的,应将处分决定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十九条 受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不发给学历证明。
  受勒令退学处分的学生,发给学历证明。
  受留校察看及以下处分的学生,毕业时不论处分是否撤消,应当发给相应的学业证书,未完成规定学业的除外。
  第二十条 学校处分学生不得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处分学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防止和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擅自修改或增设处分种类、违背处分程序、增加被处分学生义务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校长和主要责任人员纪律处分,触犯刑法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青岛市教育行政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青岛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学生处分的规定,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公布之前已处理完毕的学生处分不再重新处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


关于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农牧发[2005]7号


有关省(自治区)畜牧(农牧、农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预测分析,今年草原鼠虫害仍为重度发生年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保组织领导到位

  近年来,我国草原鼠虫害连年大面积发生,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威胁牧区人民生产生活。今年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地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防治草原鼠虫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保护农牧业生产安全和草原生态安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继续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鼠虫害发生重点地区,应建立健全指挥协调机构,切实落实防治责任。要制定和完善防治应急预案。我部去年已印发了《全国草原虫灾应急防治预案》,各省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虫灾防治应急预案,明确部门职责。要强化规范管理。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草原鼠虫害预警规范、防治标准和技术规程,量化管理指标,强化目标管理。要加强监督检查。在防治关键时期,应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地区检查督导,确保各项措施到位。

  二、搞好监测预警,确保信息传递到位

  搞好草原虫情鼠情监测,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前提。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早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基层,密切监测虫情鼠情动态。5月底以前,各省(区)将今年草原虫灾短期预测情况报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内蒙古、新疆等地要加大对布氏田鼠、大沙鼠等具有暴发趋势鼠种的监测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要加强草地螟越冬和羽化情况调查,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草原虫灾防治关键时期, 各级防治机构要实行值班和周报制度,省级草原鼠虫害防治机构每周一向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报送草原虫灾发生与防治进展情况,重大灾害随时报告,保持灾情信息畅通。

  三、做好各项准备,确保资金和物资到位

  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草原鼠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积极争取财政、计划等部门对监测预警、防治设施建设资金和应急防治经费的支持,提高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应急防治和持续控制能力,努力扩大防治范围。各级草原鼠虫害防治机构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和防治方案,及早储备防治物资,做好农药订购、器械购置、飞机租用、航油储备等准备工作。

  四、加强技术培训,确保防治队伍和技术措施到位

  各级草原鼠虫害防治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技术人员和农牧民防治队伍,广泛动员农牧民积极参与监测和防治工作。各地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生态治理技术,认真做好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试验示范,积极探索可持续治理的有效途径,加大无公害防治力度。飞机作业和人工施药事关飞行安全和人畜安全,各地防治人员上岗前要经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务必注意安全。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要妥善处理,及时报告。

  五、关注飞蝗入境,确保防范阻截措施到位

  近几年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与我毗邻国家的蝗虫多次迁飞入境,对我国草原和农作物造成危害。因此,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要密切注意境外蝗虫迁入动态,提早做好防治准备工作,发现蝗虫入境,要组织力量及时阻截,集中歼灭,严防二次起飞,避免造成重大危害。

  请各省(区)在4月10日前,将2005年草原鼠害防治方案和草原虫灾防治方案、省级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报送我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各省(区)防治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报送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二○○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纺织机械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纺织机械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近接国家纺织工业局《关于要求将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列入纺机出口全额退税企业名单的函》(国纺行函〔1998〕27号),反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纺织机械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字〔1998〕107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后,部分未列入《
通知》名单的纺织机械出口企业不能享受到全额退税政策,影响了纺织机械的出口。为切实贯彻国务院有关鼓励纺织机械出口的指示精神,经研究,现就出口纺织机械有关退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出口企业(199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除外,下同)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间自营(委托)出口《通知》所列的纺织机械,一律按17%的退税率办理退税。
二、对出口企业1998年1月1日以后出口且已按9%退税率办理退税手续的纺织机械,可按17%退税率计算退税并补退未退税款。
三、本通知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规定与本通知有抵触的,以本通知为准。



1999年1月7日